主題副本 - 事件心得文

2020 Global Game Jam – 《Brain Repair》

今年 1 月 31 日,我在台北資策會參加了一年一度的 Global Game Jam,這是我參加的第 6 場 遊戲創作活動。同時這也是我脫離學生階段前參加的最後一場Game Jam了,特別來回顧一下這幾年我參加過的活動好了!怕當完兵回來什麼都忘了

2017

Fukushima & Faust Game Jam 、 Akatsuki Game Hackathon

2018

Geek Cave Game Jam

2019

Global Game Jam 、 Kuso Game Jam

2020

Global Game Jam


今年 GGJ 的題目是“Repair”,在揭曉影片裡出現了瓷器修補、工業生產線、太空科技…等等片段,大家都邊看邊在腦內整理這影片想要傳達的概念。

這個youtube連結是今年官方釋出的前導影片,全世界的每個會場都會按照時區開始播放,內容包含前面一大串的工商宣傳還有從 21:23 處開始的主題揭曉,想體驗在現場枯等將近半小時的感覺的人可以看一下!

知道題目後,我們這組在第一天的晚上總共寫下了三十幾個初步的 idea,乍聽之下感覺蠻驚悚的,但在討論過後我們快速聚焦,整合出了一個明確的遊戲核心——修復人體神經。

經過了 3 天 2 夜的努力,我們這組的作品《Brain Repair》誕生了,成品與最初的構想沒有太大的出入,我們圍繞著討論出的核心進行開發,沒有過度貪心(這超重要),光是這些特點就足以說明這次的合作經歷有多難得!

遊戲頁面(用電腦瀏覽器遊玩)

GGJ官網作品頁面

screen shot 3screen shot 4title_fanart


遊戲內容、玩法可以參考上面的網站,本篇內容想聚焦在「人」的部分。

去年(2019)對我來說是個蠻特別的過渡期:一邊把大學生涯僅剩的幾個學分拿到手、一邊在遊戲業界實習吸收經驗,我幾乎整個下半年都沒有參加遊戲社群的活動。

我覺得社群是個很奇妙的東西,剛開始會覺得很新鮮、認識很多新朋友,但時間久了又會帶來一些焦慮:每次都看著別人發表作品、分享開發的心路歷程,那我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活動之間有沒有產生什麼轉變呢?尤其是在開始實習後更看見了自己的不足,進而反思自己這麼活躍是不是有一點「半瓶醋響叮噹」的嫌疑…於是我開始減少接觸社群的頻率,想多花點時間充實自己,希望等將來我又有興致參與社群的時候,能讓大家意識到我的成長。

…這段感觸應該要獨立寫一篇才講得完,所以先拉回來好了XD

基於上述的理由,我其實原本沒有打算參加今年GGJ,但有個外在條件的變化引起了我的興趣:

我可以找同事組隊耶!!!

當我還是個 Unity 菜雞的時候,參加Game Jam是一條讓我急速成長的途徑,因為被隨機分配到的組員每一個都比我有經驗,我有許多關於 Design Pattern、實用 Asset Tool 的知識都是來自這裡。但隨著參加次數的增加,我漸漸覺得參與 Game Jam 的 CP 值越來越低了,我其實有點抗拒無法經過仔細思考再動手的開發,而且成員的技能點走向總是嚴重左右著活動的體驗,每次得知分組狀況前都有點提心吊膽…與其爆肝2、3天,我覺得在同個專案上持續耕耘 1 個月、 3 個月以上的經驗才是我真正需要的。

儘管與剛認識不久的人一起開發遊戲也別有一番趣味,但目前的我比較沒有這樣的興致。因此,為了獲得成長與樂趣的同時又避開隨機分組帶來的不確定性,我這次選擇了一個不曾嘗試過的方法:和認識的同事直接組滿一隊 6 人!我們的職種分配是 1 位企劃、 2 位美術、 3 位工程師,直接弭平了企劃、美術、程式鐵三角失衡的隱憂。

對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、工作分配明確、圍繞題目主軸開發不躁進,種種特性造就了這個令我最滿足的一次 Game Jame 體驗,甚至這個 team 未來想繼續開發其他商業向小遊戲的話我也覺得非常值得一試!

我的組員們都是有好幾年業界經驗的開發者,看著他們的工作流程、聽著他們對遊戲設計的分析理解,真的就相當於在讀一本活教材,Game Jam都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,我對我們的程式碼還是有很多看不太懂的地方想請教… (正面意義的看不懂 XD) 

除了接收來自同為工程師的衝擊外,我們的企劃、美術也同樣讓我大開眼界,他們讓我感受到了自從參加Game Jam以來前所未有的安心,深信我只要把自己手邊的功能做好,其他事情都能夠水到渠成。

為了澄清我不是迷弟亂造神(?),以下列出我認為組員最令我敬佩的地方:

企劃L :明確傳達構想,為團隊提供清晰的開發藍圖 

美術L : 設計美觀與遊玩引導性兼具的動畫、特效,進 Unity 分擔工程師內心的串素材陰影

美術W : 定調遊戲風格,隨筆一揮都是神作 ((真心不騙

工程師L :勇於挑戰難實作的功能,coding風格細心、周到

工程師C :程式架構大師,在遊戲成形前就為專案打下穩固的根基


這次參加 GGJ 算是我再次接觸遊戲開發社群的一個新起點,而我非常以我們這次創造的成品為榮!

接下來我人生的大事件就是去當兵了,預計 6 月初能退伍,希望我能在這段時間好好釐清自己對於進遊戲業工作、經營個人開發等等面向的期盼,繼續全力向前邁進。 : )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