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場 A 組
遊戲名稱:《百年樹人》
網頁遊玩版: https://feather-chung.itch.io/2023-global-game-jam
Youtube影片:
這次活動的主題是”ROOTS”,令人聯想到生命、連結、尋根、起源、分歧…諸多意象。我們最終做出的遊戲講述的是一位樹精女孩想要成為人類的故事,玩家必須操控它的樹根去吸收營養、努力成長茁壯。歡迎大家到留言看我們的網頁試玩版或遊玩影片!
———-好了就介紹到這裡以下都是雜談———-
這是我參與Game Jam的第6年,也是我繼 2020 年 GGJ 後首次回歸實體場的Game Jam。很懷念這種看著每一組從初步概念、中途版本、最終成品逐步進化的體驗!這是閉關在家線上參與很難獲得的。
想到實體場Game Jam,對我來最具代表性的畫面是住在會場裡面熬夜開發。
我自認是晚上更有工作效率的類型,在 Game Jam 時就能盡情享受這種在凌晨2、3點進入心流瘋狂寫 Code 的暢快。更珍貴的是,當你事情做到一個段落、想要站起來動一動時,會看到身旁、其他組也同樣還有人在奮鬥著。這時,我會試著上前和這些人攀談,聊他們現在想實現什麼樣的功能、對於這次的活動有什麼感受、一路歪樓到對遊戲開發這條道路的想法。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對話都是在這種時刻展開的,可能是因為選擇過夜的人本來就不多,所以更激發出尋求同類共鳴的渴望(?)。
由於這次只能在會場待到 21:30 就必須離場,回家也很難有效率地開發,在時間壓力下,我反思自己在活動過程中太封閉也太嚴肅了,一心想著在時限內做出最好的成果,反而忽略了去和其他組交流,甚至對隨機分配到的新夥伴們也不算太了解QQ,我曾聽過有人說:「Game Jam最重要的事情是交朋友、第二件是吃Pizza、第三件才是做遊戲。」希望我下次可以謹記這樣的順序,發掘身邊這些和我有相同熱忱的個體。
這次參加 Game Jam 另外還有一件令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事情:
我第一天晚上遇到了一位蠻久沒見的朋友,他是比我經驗更豐富的Game Jam大佬。我和他聊著我這次是和同事一起來的,總共 6 個人拆成兩組各三個;這時他說:「哇!很少看到一間公司一次來這麼多人耶XD」(他沒有把”XD”唸出來只是他的臉上表情很像”XD”)。這句話瞬間讓我有個感觸:能在公司裡揪到同樣有興趣參加Game Jam、參與獨立遊戲社群活動的同事,其實是一件很幸運也很幸福的事情呢?
一直以來,不論是在Game Jam、開發者聚會、論壇,參與者中比較常見的族群都是獨立遊戲開發者、學生(個人感受,沒有真實數據),長久下來就默默形成了「中、大型遊戲公司相對比較封閉、很少出來與人分享交流」的刻板印象。而我這次隨興地揪幾個同事一起來玩,似乎在旁人看來是一件很稀有的舉動。(不過 2020 GGJ 那次的曉數碼更猛,有十幾個人一起去報名資策會場地,《Brain Repair》至今仍是我最自豪的Game Jam作品,感謝那次的神隊友們帶給我的寶貴經驗)
這場對話讓我莫名燃起了一股使命感(?):我本來就喜歡參與獨立遊戲社群的活動,自從踏入遊戲開發的第一天起,也深受獨立遊戲的前輩們影響,我從他們身上學到非常多,在人生陷入困頓時也獲得了許多人的扶持。如果我可以多貢獻一些我的經驗和資源,試著把這樣的文化帶進公司裡,消弭彼此的差距、讓更多同事有興趣參與獨立遊戲社群活動、甚至直接在公司舉辦Game Jam,會不會是一樁美事?不知道我為什麼會一路腦補到這裡,可能只是剛經歷完一場Game Jam還處在意猶未盡的情緒中而已,一切都還言之過早。我今天也和這次有一起來參與 GGJ 的同事們分享了這樣的感受,思考未來還有什麼我們可以推動的改變。
希望我能一直記得這次久違回歸實體場 Game Jam 帶給我的感動,時常提醒自己是誰、擁有什麼樣的經歷、可以為身邊的人創造什麼樣的價值。這樣的心境轉折是不是也完美詮釋了這次”ROOTS”的主題?XD


